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来我校交流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2-01浏览次数:1624

 

     本网讯(实习记者 何应贤)11月27日下午,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李佳源来我校交流,围绕“中国的国民幸福感和广东的幸福感指数改革成效”这一主题为我校师生主讲了一场讲座。

 

 

讲座现场 (陈锴进 摄)

 

  李佳源首先介绍了他为什么研究幸福感。他认为幸福感是一个可以定义和量化测量的概念,它与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有关。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影响幸福感指数的因素越来越多。此前有很多专家研究“收入与幸福感的关系”并得出这样的结论:收入越高,幸福感指数越高。李佳源深入细致地研究了“伊斯特林悖论”——为什么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他查询了大量权威性数据和文献,通过实地调查,采用截面和纵向分析结合的方法,并以“2011年广东省幸福指数改革”为例经过严谨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幸福感指数与收入高低关系并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影响幸福感指数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与心理因素社会比较(人与人之间相互攀比)和享乐主义的适应(实际收入与期待收入差距大)以及客观因素收入以外的其他社会变量的变化有关。其中收入以外的其他社会变量涉及人际关系、邻里间的守望相助、工作生活平衡、社会不平等(贫富差距大)、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等因素。
 
 
主讲人李佳源 (陈锴进 摄)
 
  李佳源的研究带来深刻的启示,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战略不足以提升国民幸福感指数,国民幸福感指数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政策主张,平衡经济与其他方面的发展。他特别提出,以广东为例,地方政府设计的综合考核体系不关注人们幸福感指数,他建议,要改善地方官员在绩效考核中的选择性关注。
 
  讲座后的互动环节中,有学生对“研究幸福感的初衷是什么”向李佳源进行了提问。李佳源说,他从硕士毕业后就开始接触“幸福感”一词,他表示,研究“幸福感”更在于警醒社会。2014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刘谩丽同学告诉记者,“我一直都以为幸福只是个人的感受,听完这次讲座后才明白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经济政策及政治制度是否合理。李佳源博士的研究方法对我以后写论文也有很大帮助,要多方考察,合理运用权威性数据。”
 
  据了解,本场讲座为欧盟玛丽•居里国际科研人员交流计划(以下简称“项目”) 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汇集一批研究人员组成一个研究课题组,针对该主题进行世界级的研究与探讨。我校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蒲萍老师也为该项目的成员之一。

时间:Dec 1, 2014 8:35:00 AM   

录入者:尹向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