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南商】拿扫帚当教鞭 瑞士七旬教授的跨文化之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16浏览次数:1086

 

   头上戴着一顶帽子,眼镜上系一条绳子,尽管有时天气炎热,但仍捂着不少衣服。虽显老态,但其脚步却显矫健灵敏,还时不时溜着个小旅行箱。3月31日至4月10日,瑞士弗里堡大学七旬教授Christian Giordano因欧盟玛丽•居里国际科研人员交流计划来到我校,开展了为期2周的交流活动。

 

与“跨文化”的不解之缘
 
  Christian是瑞士弗里堡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在“文化差异和跨文化关系”领域的研究已长达二十余年。他出生在二战后的意大利,父母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体系和风俗习惯,让他自小就对该现象产生兴趣。之后的求学与成长经历也延续着他与“跨文化”的不解之缘:二十多岁到达德国留学,随后在法国、瑞士等国家定居,掌握5门外语,还娶了一位俄罗斯妻子。
 
 
Christian Giordano夫妇车站合影
 
  用“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来形容Christian不为过分。为了研究跨文化领域,他的足迹遍布欧洲、东南亚各地,亲身游览充满文化冲突及交融的历史景观,体验市井生活。“研究跨文化,要求自己更细心地体验生活,”他表示,“也许在生活掠影中的一块店面招牌,也会充满跨文化的魅力。”
 
  Christian认为中国在跨文化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曾几次到中国研究此课题。尽管他只能念出中国五六个大城市的名字,却深知广东存在着客家、潮汕、广府等民系。
 
敬业、可爱是他的标签
 
  Christian意识到,讲座内容涉及的领域,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略显难度。因此在讲座现场,七旬高龄的他在讲台上频繁走动,保持与学生的互动,注重交流和反馈;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他会在黑板上注明,并加以详细解释,担心学生不理解。除了文字,他还配以丰富的具有跨文化特征的图片加以说明。他透露,展示的图片均为自己实地所拍。摄影非自身兴趣,而是工作所需,因为照片都是鲜活生动的资料。
 
 
Christian为同学们讲解建筑中的文化差异
 
  在一次展示图片细节时,他随手拿起了教室里的一把扫帚当教鞭,把同学们都逗乐了。他说这是想让学生看得更加清楚。讲座结束后,他会咨询其学生助理的“用户体验”。学生助理说:“有时候在讲座现场他也能感受到学生的‘体验欠佳’,他会有小小的自责。”
 
 
Christian拿扫帚当教鞭
 
  生活上,Christian的晚餐都选择在学校后门,而不是在食堂。在南商的第一晚,其学生助理本想带他去一家比较高档的餐馆,但他一看到其一楼的装潢便说“NO ,NO”,而是选择了其他更为市井热闹的餐馆。对此,他的解释是,在异国他乡,只有在一些市井的餐馆里,人们的表现才会趋于随意,才不会拘束。Christian喜欢观察不同国家的民众不经意间的行为习惯,去研究跨文化。
 
  由于在德国生活多年,Christian酷爱啤酒,每次吃饭都要喝上两瓶。“啤酒的酒精浓度不高。即使我喝了,也能清醒思考。”Christian解释说。
 
 
Christian入乡随俗地拿筷子吃晚餐
 
  Christian在南商生活期间,恰逢遇上“南国墟日”。有一次,在他们夫妇超市购物返回宿舍的路上,其妻子被摊上的商品所吸引,放下同行的丈夫而走向摊位。此时Christian望天叹道:“我的天!”当其学生助理问他为何作此反应时,他小孩子气地回答道:“因为我是男人,她是女人,男人可不喜欢陪女人购物。”然而,除了吃饭,他的钱都主动“上交”给妻子保管。
 
七旬教授的“不安分”
 
  Christian在4月10日结束了他在南商的交流讲学。在此期间,他受到了来自身边人十分友好的对待,他对此充满感激之情。5月下旬,他又将飞往西班牙进行“文化差异和跨文化关系”领域的交流讲学。在被问及会否感到疲惫时,他表示:“如果我只安分地待在一个地方,对我来说,那才是真正的疲惫。”(记者 张志卓 文中部分图片由吴倩、赖教倩提供)
 
 
时间:Apr 16, 2015 11:19:00 AM   

录入者:尹向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