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期丨共读一本书《第七天》

发布者:图书馆-张雪璐发布时间:2023-05-17浏览次数:821

读《第七天》后的心得

苑宗英

我对《第七天》这篇小说的第一印象是它是一本魔幻小说。因为这本小说的故事是通过一个死去的人的眼睛来一步一步描绘那个世界阴间和阳间的人和事。但阅读的时候我发现它不止是这样的,相比把它简单地定为成魔幻小说,我觉得不如定位成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讲的故事不只是故事,而是对现实世界的映射。

余华笔下的故事情节虽然充满了荒诞和奇特,但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不是随意编造而来。里面的一些情节是依据了一些新闻来创作的。例如文中的医院将死婴当作废弃的垃圾直接丢入河中就是依据2009年山东济宁21具婴儿尸体被丢弃在河中这一新闻;鼠妹跳楼就是依据2012年重庆女子因男友送假苹果手机意欲跳楼轻生这一新闻。我觉得余华通过现实生活的视角来描写《第七天》的这个手法,更加突出了他是借小说来反映现实生活之中的问题。

在这本小说中,我看到了人性的恶与人性的善。

人死之后,要根据自己是否富有来决定自己待遇的好坏和火化的时间的快慢;政府不顾居民的意见强拆楼房;政府机构隐瞒在大型事故中丧生的人数;警察屈打成招让人认罪,男友为了给女朋友买墓地只能去卖肾。这一系列的事件都将人性的恶和底层人民生活的困难展现的淋漓尽致,也把政府人员丑恶的嘴脸刻画的入骨三分。在这其中,我看到了社会制度的黑暗,政府机构的腐败,人民生活的困难和底层人民看不到的未来。

杨金彪在捡到的婴儿和自己的婚姻中选择了给婴儿一个家;李月珍为了给被丢在河里二十七个死婴申诉被恶意夺去生命;“死无葬身之地”的人没有贫贱之分,每个人都是最亲的家人。我看到了,在这个污浊的社会中,仍有人性的光辉在其中闪烁,虽然微小,但是能以持久的闪烁给人希望。这些,让我看到了底层人民虽然在金钱上不富有,但是他们拥有金钱换不来的珍贵的品质。

如果每个人都有背景,那么那些压迫别人的人的背景是吃人的黑色和金钱的金色,他们的眼中看不到劳动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与折磨,只能看到金钱和财富,他们的心中充斥着滔天的欲望和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视而不见的冷漠。我个人认为他们甚至称不上是人,他们的心中没有一丝的温情,只有冰冷的欲望。

与这些冷酷的人不同,我觉得那些被压迫的人的背景肯定是死水一般的灰色和一点温暖的橘色,在这个灰暗的社会中他们没有美好的未来。他们以后的生活一眼就可以望到底,里面肯定充斥着苦难与磋磨。同时他们还对别人还心存善意,在别人有难的时候,会用自己仅有的一点烛火来温暖别人。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都是受磋磨的人,希望用自己的一点力量来让别人过的稍微好一点。我觉得这种即使在困难之中也要帮助别人的信念最为珍贵,也最值得让人尊敬。

一口气读完《第七天》这本书之后,淡淡的不甘和一点温暖充斥在我的心里。不甘是因为这个社会还是如此的灰暗,像一滩死水一般慢慢地溺死了每个底层人民,夺走了他们的未来又不给他们希望。温暖是因为即使处于这么困难的境地,仍有人性的光辉在闪烁,一盏一盏明亮的烛火在他们之间传递;是因为他们在遭受了阳世的人的磋磨之后,死后可以去“死无葬身之地”,那里的每个人都是家人,即使生前是仇敌,死后也会成为朋友,那里没有剥削、压迫、歧视与苦难。看完之后,我也曾想过:在那里有墓地的人可以安息,那么没有墓地的人是不是在桃花源里得到了永生呢。对他们来说,所谓的“死无葬身之地”相比于现实世界更像是天堂。

 

《第七天》读后感

余乐

最为震撼的不是死后的乌托邦,而是血淋淋的现实 其实阅读时我想到了柴静的《看见》,但这本书又完全不同于《看见》,它客观犀利,干净利索的揭露现实,揭露普通人的生活。

我个人并不认同环衬上所说的比《活着》更绝望,这些不是绝望,只是人间真实。

在这本书里一段真挚单纯的爱恋,最终在黑暗中泯灭。这不是极端故事,过去的十年或二十年里,苦苦挣扎在生存边缘的人们歇斯底里的生活着,换不来人世间的一点温存。书中没有回避现实的残忍,但也强调了人性的善良、纯真以及与权力抗争的勇敢。

我同时也渴望死后有这样的一个归宿。生与死总是人生的一个很大的议题,你怕死吗?为什么会害怕,你又为什么不害怕。死亡应不应该用怕不怕来衡量。

换一种问法,你期待死亡吗?我期待。期待有这样一天,我离开世俗的牵绊,离开桩桩件件心事,离开所有痛和伤,走上来时的路,回到最初的起点,我可以只拥抱自己,好好的抱自己。死亡不可怕,活着也不可怕,无论如何,我想当下就是最好。

七天中每一天的故事看似荒诞不经,但又犹如重锤一般狠狠地落到了心中,不断地重鼓摇铃揭露当今社会无可奈何的现实。余华云淡风轻的墨水中总揭露和讽刺了一些隐晦的东西,小说不仅向我们展现了社会贪婪势利的一面,还暗藏了一个主题,那就是爱。亲情、友情、爱情,每一份爱都在我们的身体内缓缓流动,这份爱就如黑暗中的曙光,让人心得到一丝慰藉,不再如此悲凉。在我看来,就是因为的存在,人们才能在死后的世界还能遇见自己惦记的人,任何东西在死后将归零,唯有可以得到延续。

 

五彩斑斓的灰

蔡紫蕊

   余华的《第七天》,涉及广泛,有官僚腐化、官民对立、贫富分化、价值观混乱、暴力执法、食品安全、城市鼠族等各阶层各方面的问题。在这里,我就贫富分化这一问题,展开叙述。

   人死前不平等,人死后亦不平等。生前,权力与金钱赋予人崇高的地位。死后,棺材的好坏,墓地的位置,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坐贵宾区域的富人谈论自己寿衣和骨灰盒的昂贵;坐塑料椅子的穷人比较谁的价廉物美。他们的距离并不遥远,却存在着不可跨越的鸿沟。 “荒诞产生于人类的呼唤和世界的无理性沉默之间的对峙”,这看似荒诞的一切,长期存在着。而在对峙中,人们逐渐麻木,或者说,习惯了。习惯了不公平,习惯了不反抗,也习惯了不挣扎。于是,世间的荒诞由此而生,人与人,生与死,不平等伴随人们,贯穿生死。

   世界当然是多姿多彩的,可太多的颜色混杂在一起,便只能是五彩斑斓的灰了。而这精致的灰,任何颜色都无法忽略它,逃避它。

   书中的我,是一个死去的普通人。同许多人一样,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充足的金钱。我的死,会对世间有什么影响吗?在我看来,答案很明显——不会。如同流水奔向汪洋,尘土落于地面,细胞之于寰宇。我如过客在尘世走一遭,又回归宇宙本身。不存在所谓的来世今生,当人被分化成为最小的物质,就是某一层面的“永生”,只是那时人们不以“人”这一身份获得所追求的“永生”罢了。而我的颜色,同许多人的颜色,虽然彼此各有差异,多种多样,却都无法改变社会的灰,只是让这灰色更加精致。

   作者余华仍然留有余地,给我们一个希望——死无葬身之地。那样一个平等,令人感到温暖的地方。可这地方,穷人要死无葬身才能去到,荒诞又无奈。同时,余华在描写人对死亡本能的畏惧之外,也传达出一种向死而生的信念。人存活于世,本身就是逐步走向死亡的过程,死与生,相互缠绕,我们能否以一种理性而积极的态度,处理好自身灵魂的灰色,让这灰色更趋向自己能接受的形式。世间百态,纷纷扰扰,红,黑,白,绿……每个颜色都是那么鲜亮,这一切的记忆,斑驳陆离,虚无而又真实,恍如隔世。他们好似一棵树,而他们的记忆从中脱离,在一眼望不到头的世界里慢慢奔跑。最终,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空中没有鸟儿飞翔,水中没有鱼儿游弋,大地没有万物生长”。 


死亡路途

叶诗妮

每每谈起余华的作品,离不开的总是“现实”与“苦难”两词,他的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现实一种》等等都赚足了读者的眼泪,在读完余华的《第七天》中,和我设想的感觉一样,有沉重和慨叹,但也有很不一样的就是在平淡中产生了一种无力感。

在《第七天》这本书中,主人公杨飞死于火灾,在他死后,用了七天的时间回顾了他短暂的一生,回顾了他生前的各种经历。我曾经也好奇过人死后会通往哪里,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是像民间迷信里说的有黄泉路、奈何桥吗?还是有鲜花绿草、鸟叫蝉鸣的伴随?我总是想不出一个所以然。但在余华的笔下,我看到了和我想像中大相径庭的死后世界。

身死后的第一天,杨飞看到的是现实生活的差异,人死前在为了房子、地位忙忙碌碌,死后的世界里,也还在为了墓地的奢贵与否焦虑万分。死后第二天,杨飞遇上了自己的前妻李青,本以为在死后的世界里可以和前妻相爱不分离了,但死后的世界一样残酷,李青为了墓地,像她生前一样为了自己的欲望,再次投入了他人的怀抱中,不由得令人感叹:这就是现实。第三天回顾了他与养父杨金彪之间的亲情。捡到杨飞时,杨金彪只有21岁,善良的他把这一生的爱都给了杨飞,甚至在自己的爱情渴望和杨飞的亲情中,杨金彪还是选择了杨飞。他们是极为普通的平凡人,在现实中或许是从身边走过也不会多一分注意到的人,他们就在这些平凡的生活中,彼此相互牵挂,相互爱着。第四天杨飞遇到了“鼠妹”刘梅,她本来和她的男友共许一生,但在现实金钱的诱惑之下,他们的感情出现了裂痕,鼠妹跳楼自杀,当场去世。鼠妹还一直没等到男友的道歉。第五天杨飞看到了警察与卖淫者,生前仇敌,死后挚友,死亡似乎化解了他们的仇恨;第六天,另一个亡魂带来消息,鼠妹的男朋友卖了一个肾,为他心爱的女人买了一块墓地;第七天,杨飞在殡仪馆里看到了早已成枯骨的父亲。一共七天,七个故事,故事里大家都来自阳间,身死无归处,死无葬身之地。

这七天当中,让我印象极深的就是对于爱情和亲情的描写。不论是杨飞李青之间的爱情,还是鼠妹与其男友的爱情,都十分现实。李青本是看中杨飞的忠实才和他结了婚,但是婚后的欲望却又让她不满,选择背弃了自己最初的选择,她对杨飞说,她仍然爱着杨飞,而杨飞回了一句“我永远都在爱你”,因为欲望、因为现实,生前无法一起,死后也无法相守;而鼠妹和其男友也是因为金钱问题起了争议,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就在当我认为鼠妹男友是个“负心汉”的时候,第六天带来了一个反转,原来男方并非无情无义,为了给鼠妹买块墓地,卖了自己的一个肾,他深爱她,只是他们的深爱败给了社会的金钱。另一个让我触动的就是亲情。杨金彪无条件的父爱,即便毫无血缘关系之下,他也深爱着杨飞,甚至为了杨飞放弃了自己的婚姻,他的爱告诉了我什么是亲情,最后一天,杨飞与父亲在殡仪馆相遇,他父亲在殡仪馆上班只为了再见到杨飞一眼,让人不由得感触万分。

余华对死亡世界的描绘极为不凡,每读一次,都会颠覆我对死亡的印象,没有寸草不生,没有遗忘,没有死寂,而是富有生意的,有草木,有花叶,有嬉笑,有酒家,死无葬身之地,也不再是贬义,而是一片净土。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带来不一样的唏嘘,但无论生前如何,死后皆为平等。

就我个人而言,《第七天》和其他让你直视现实残忍的书不同,它有种“钝刀割肉”的感觉,这些金钱、欲望、爱情等好像就在身边唾手可及,所以当它剖析出原来样貌时,带来的是无限的叹息,面对现实的强压,我们无能为力,每个故事都反映出不同的社会问题,或许是以一种文学的方式引起我们的注意,引起我们的深思。

 

读《第七天》感想

陈梓杰

人之死,偶然、无形,是戛然而止,是人生叙事之句号。在本书中,死被具象为自我埋葬的一个过程,死的偶然性被展开为一种仪式,一种自发的必然性。死不再是平等的;候烧厅里分为贵宾区和平民区,前者置放沙发,后者摆放的仅仅只是塑料椅。人们可以谈论死,可以谈论生前,可以谈论自己墓地选址之优,殓衣之精美。出身尊贵、家财万贯的人,选择安息;尚有家人,可以为己料理身后事之人,也选择安息;惟独这些无人认领、无人关注之人,他们仅有一个选择,前往永生——死无葬身之地。

死亡为人所认同的平等性,正来源于其抹除的力量,抹除其感知一切的能力,抹除其与世俗的连接,因而也抹除一切差异,死去的人,平等地拥有静止的同一性,无论出身贵贱、财产多寡,他们死去,然后停止感知一切。而死亡这一唯一公正的特性,在《第七天》中也为世俗所沾染。

从死亡到安息,成了灵魂需要主动完成的待做事项。因而,这里出现了一个选择,选择安息或不选择安息。前者,要么有钱、有权,或者至少有家人,更重要的是,有一处葬身之地。后者,多为无处可去的游荡灵魂,他们自发地聚集 “死无葬身之地”。这里,有永生,人们不再会遭受苦难,因而自由;而有葬身之处的灵魂们呢?他们去往安息。

徘徊在死亡葬身之地,获得永生,这听起来也许是一件好事,但这些灵魂们,生前多有遗憾,也许他们死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往安息。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一个人最大的悲哀,也许莫过于在死后也无处可去。而这正是世俗的入侵,连死后的世界也分出区隔,在生前饱受摧残,在死后也无可安息。死亡一贯的平等性,在此被摧毁。

他们将永远被禁锢在永生的诅咒中,在生前时游荡,在死后也继续游荡。

如果我们连死亡也无法期待,那么世间的苦难就更加无法忍受。即便死后是天堂,那也不是人人可去的地方,总有人被排除在外。天堂,人人平等,幸福而自由,充实而美满;但这仅对部分人而言,那些死无葬身之地的灵魂,不是始终无法进入,而在世俗与天堂之间,终日迷茫不知而永生徘徊吗?这正应了那句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连死亡也可以被收买,死神也不过是个中饱私囊的世俗人物。

死亡原本意味着终止,人生的终止,世俗的终止,但在本书中,死亡仅仅是世俗的延续。生前所拥有的烦恼,死后也不会停止,而是转变成某种遗憾,一种不断重复的故事,向着前来的每一个人述说。死亡成了生前的一个幻影,不断重复着生前的遗憾,而且是永生的遗憾。具象化的死亡,也即世俗化的死亡。这是一种残忍的打破,打破对死后平等、安息的幻想。我们只有当下,也只活在当下。


读书心得——浅谈鼠妹之死

林卓怡

读罢《第七天》,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仿佛鼠妹的音容笑貌翩然于眼前,在此我想探讨一下鼠妹的自杀。

初见作者笔墨时,只觉得是一个为爱殉情的毛头少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读罢全文,只觉得自己便如同作者写的新闻记者一样,一叶蔽目,以世俗偏见去轻飘飘地定义了一条生命。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痛苦和世界,又何必强别人以自己的标准来度过人生呢?

本不应该逝去的一条生命在看不见太阳的人生里逝去了,在人们轻飘飘的一句定义中:她死于一台山寨了的iPhone。看似是死于对物欲的执念,实际上她是死于一眼望到头的贫困。事实上,凭借着美貌,她大可以锦衣玉食,若是执念于金钱又何故会沦落至此呢?与其说那台是山寨的iPhone不如说是她幻想中结婚有房的生活的破灭,连生活支柱都是山寨的,她岂能不悲戚?幻灭的不是她要iPhone的虚荣心,而是她想要挣脱现状的希望。更加可悲的是,她将自杀公布于网络上之时,无一人劝阻,更有好事者“善意”提醒她“自杀也得善待自己”,让她如何“温暖地”死去。世界上最大的残酷莫过于给予希望又亲手掐灭,最终迫使她走向“死无葬身之地”这一如诅咒般的乌托邦世界。

      她热爱生活却因为美貌惹下诸多事端,让自己与武超的生活过得一团乱麻,但她去往墓地之时却仍然珍惜着她的美貌,害怕自己在春天的时候腐烂渴望着在冬天去往安息之地——最后如愿时身穿长长的裙子,仿佛那是她嫁给伍超时身上穿的婚纱。

   在这场爱情悲剧里,我同时感受到了一件讽刺的事情,中国人自古讲究入土为安,可是,可怜的武超为了给心爱的鼠妹一块小小的安息之地,竟要卖掉一颗肾,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没有一块墓地去安息。何其悲哀。

前面的人一个个走在先头,却不舍地问着后面的人在意之人的踪迹。

这在里,作者思考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去往安息之地,是否不去便得到了永生,是自己也是还活着的家人。本文晦暗的文字里却也布满了滴滴温情,是谭家鑫伸手搂住女儿的肩膀说的那哪: “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 在哪里都一样。”好像死亡仿佛也没有那么可怖了,人世间的灰暗也无所畏惧了。就如同:这是隔世记忆, 斑驳陆离, 虚无又真实。 我想武超与鼠妹实际上已经在“永无葬身之地”团聚了。

提笔泪成殇,何其惶恐,惴惴之下,有感而抒于此。

  

读《第七天》有感

彭心如

    我活着死去。

    我感觉到自己的肉体将会被埋藏在几万英里的地下渐渐腐烂,但我的灵魂流离失所,游荡在这个人间看尽一切丑恶,比如青青的柳叶背后是怎样暗沉的铜墙,光鲜的背后会掩藏着怎样的秘密,我探索着,走遍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没有太多思考和语言上的斟酌,看完余华老师的《第七天》以后第一感觉就是震撼。读之前已经收到了很多别人的评价,怀抱着很大的期待去读,确实没有失望。我一直很喜欢探讨生和死的问题,可能是一个不大积极的观点(对于主流社会),我不觉得死亡代表着结束。死亡确实是戛然而止的乐章,但那不是终章,总会有下一个音符的开启。我不止一次地渴望死(不排除当时已经对生感到极其绝望了),但我又深知自己绝不会有迈向那一步的勇气。因为死还是会让我们永远的脱离这个世界,至少是这个世界。

    在这本书里余华并没有将死亡的那一头描绘成一个黑暗的世界,反而让人觉得是轻快明朗的。“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一切都是生机勃勃而岁月静好的模样,好像有微光,明亮而不灼人,大概也有团聚的一家人,岁月静好地度过春夏秋冬和无数年。有柔和的风吹动青青的树叶,簌簌地响动有节奏地飞扬。自由自在的海浪和湛蓝的天际线……但在那里,但在书的世界里,这个地方叫死无葬身之地。我愣住了。被这样强烈的冲击和对比吓到,战栗地审视这片文字,不知道是压抑多还是希望多。而我又忽然发现,所谓的希望似乎是在死亡以后才获得的。这种富有层次的感觉把我包裹,我始终无法挣脱。

    第一遍读完第七天,我还懵懵懂懂,觉得自己没有读懂。我有很多无法理解的地方,我

总觉得还没有写完,应该还有,这个结局太过突然,戛然而止,意味深长。我马上又读了第二遍,这次细细的看,细细的读。“有墓地是安息,没有墓地是永生。这个疑惑贯穿了整本书,刚开始杨飞没有墓地,没有葬礼,直接去火化显得那么悲伤,那么孤独。所以每一个他遇见的人,都会先感叹他自己带上黑沙的悲伤,都会感叹无法安息的悲凉。

    活着不易,逝去太难。

    且行且珍惜。

    “死无葬身之地也没那么可怕”


思维导图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