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热潮背后的反思: 自媒体时代更需要新闻调查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5-22浏览次数:2141

       2017转眼又将成为历史。梳理这一年来的重大新闻,我仿佛重温了一场又一场与新闻事件接踵而起的舆论热潮。在这个全媒体传播的时代,谁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谁都可以成为舆论的创造者。

    然而,在舆论“狂欢”的背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冷静思考一些问题?
       比如,近期的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官方媒体在这一事件的报道中,公信力不断受到质疑,民众更倾向于阅读自媒体的文章、接受大V的观点。官方发布的案件声明,本应该极具权威性,然而民众——包括自媒体作者——的情绪,却普遍带有质疑、不满,甚至认为是官方操作。产生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民众对于官员的不信任。当前我们的社会,政府与民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仍不够畅通,也缺乏足够的透明度,所以当我们的官方媒体发声时,民众对其持怀疑态度,认为其站在为官方粉饰的立场上。同时,我们的官媒有时也确实被动,从报道的时效性上不及自媒体,不能以最快的姿态提供事态最新发展的信息,并且往往在民间舆论已经成压倒之势时方才发声。另一方面,出于对独家新闻的争夺,即使是官方媒体,有时也会不经现场采访调查,直接把网络上未核实来源的信息作为新闻发布,比如这次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中代表官媒的北京某电视台。
       当今社会,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讨论不再专属于传统的官方媒体,越来越多的民间自媒体参与其中。学者李栋认为:“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从一元的主流意志到多元的价值诉求,封闭与揭露、宣教与抵触、沟通与互补已然成为舆论常态,一系列至关重要的观念、事实、情绪甚至是谣言、虚构的情景,渗透到人们的普遍意识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其实,关于舆论的渗透性及其对于社会生活的决定性,早在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既已指出,舆论是一种“无形的势力”,而报纸可以创造舆论。如今,创造舆论的不仅有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官方媒体,更有以新科技手段为载体的大众自媒体。
       围绕江歌案,大量的自媒体公众号都发文报道或阐明观点,从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关注度极高的公众号为夺取受众眼球、触动受众心理,制造假的新闻事实。比如,江歌死后,部分公众号的文章说到刘鑫毫无愧疚之意,生活照常,和朋友吃饭,开心自拍,这引起很多民众的讨伐怒骂,其实这些照片是江歌生前和刘鑫的合照,而那些公众号作者把合照里江歌的脸打了马赛克。在这样一个开放的舆论系统中,自媒体为社会公众创造别样舆论空间的同时,也不断冲击着法律底线、道德规范和行业自律。
       在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面前,我们的官方媒体和自媒体究竟该如何作为?当官方媒体选择积极转型,以“新媒体+移动”为主导,创建app和公众号,拓宽传播渠道,邀请民众参与舆论的制造,我们期待官媒能迅速及时地提供信息,并且以诚恳的态度建设好公共舆论平台。而民间舆论场通过新兴媒体技术多渠道的表达形成的舆论网络,不要一味追求点击率,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中国社会需要更多的新闻调查者,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传播者。
时间:May 22, 2018 10:25:00 PM   

录入者:夏雪景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