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隐奥,我辈求索 ——我院举行“读懂文学的三个角度”科研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1-01浏览次数:623

       本网讯  12月10日晚上,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举办了以“读懂文学的三个角度”为主题的科研讲座。主讲嘉宾谢有顺,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小说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等,出版《成为小说家》《文学及其所创造的》等著作十几部。我院院长王毅、党支部书记吴锦德等六位嘉宾出席本次讲座。

 

开讲啦(潘博/摄) 

中国的学问

 以文立国,以文立事。谢有顺教授说道,文学的力量无疑是强大的。中国文学的力量更多的是一种厚长的引领、回归的意味。他以身边事为例,各个地方街道,广场有许多英文标识的外国商标,年轻时我们喜欢吃麦当劳,后来喜欢吃中餐;年轻时我们喜欢喝可乐,后来喜欢喝茶。中国的文化就是这样,它有弹性,更有韧性,也极具包容性。到了一定年龄、人生阶段,中国文化的深厚魅力就会让人们归家,回到最初的地方。就像徜徉于世界文学,遨游于广阔天地,然风止叶停,我们最终会回到中国文化的怀抱。谢有顺教授强调,身为一个中国人,想要研究文学、做好文学,定要有中国文学的意识。

 

生命的学问

 文学研究不能过于僵化、不能知识化,谢有顺教授以胡适先生的文学研究作为例子。在五四时期后半段,胡适的文学研究转向考据白话小说这类学问,他的很多朋友不理解他的做法,他们认为几年前胡适批判过的东西如今却又捡起来考究。然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做法才成就了他,使其成为了古白话小说学问的开创者、集大成者。考据,并不是只对材料知识的考据,而是人性的考据。生命的学问不在于一直追求,也并不是追求纸上学问,人们应该保持对个体和生命的敏锐感。谢有顺教授强调文学其实是对世界,生命,人性的洞察。这让同学们感触极深,仿若叩开了另一个世界的门。 

当代的学问

  鲁迅为什么伟大?谢有顺教授抛出问题。鲁迅的伟大在于他对世界和人的看法完全是当代的。鲁迅站在当代人的角度批判当时社会的吃人现象,甚至是对历史的批判。他没有把自己摘除出去,鲁迅的自我批判、与几千年文明历史决裂的决绝的态度,若没有现代的批判精神、没有对当代很深沉的感悟,何以有如此的眼光。当代人的学问不该只关注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也不该只探究过去已发生的历史,而要将眼光放在当下的现实问题上。

 

同学提问(潘博/摄)

  谢有顺教授的学识和才华让同学们首肯心折,在提问环节,有三位同学虚心求教,提出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和疑惑,谢有顺教授更是诲而不倦,一一回应,此为大家之风。

柯汉琳发表临时讲话(潘博/摄)

 

王毅分享讲座心得(潘博/摄)

  王毅院长、柯汉琳教授皆对谢教授的演讲赞不绝口,并与同学们分享聆听本次讲座的心得。此次科研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了完美的帷幕,这场知识盛宴让同学们硕果累累,满载而归,纷纷感叹不虚此行。

                                                               (文/李菁楠)

(编辑:潘佳慧 林欣)

时间:Jan 1, 2020 9:25:00 PM   

录入者:韦俏汐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