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平老师的汉代经学研究成果

发布者:中文学院-韦俏汐发布时间:2020-09-10浏览次数:584


政界  军事界  文艺界   学术界 

 

       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不同行业领域的思维、运作模式等的重新整合、融合、相互渗透等已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而且这种发展趋势正愈来愈明显和广泛。跨界一族们大有席卷政界、文艺界、学术界、军事界等的势头。但,您千万别以为跨界是这个时代才有的新兴事物和现象。其实“跨界”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在职业细分还不明确的年代,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古代中国,想来个跨界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小编就在《东汉儒家学者丛考》这本书里发现了几位儒家学者中的跨界大咖。所谓“以史鉴今”,相信此项由广东省教育厅立项的特色创新项目(人文社科)“东汉儒学经师群体研究”成果,将可为当下不同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育提供一些启发。

 


刘秀

 


蔡邕

 


张衡

 


班超

 

最具“主角光环”的儒家跨界学者

——光武帝刘秀

 

跨界领域:儒学、农业、军事、政治

       中国古代,以皇帝的身份在其他领域取得较高成就的并不少见:明熹宗爱木雕艺术,南唐后主李煜兼职词人,宋徽宗的第二身份为书画大师......相反,从农业跨界到军事、政治,并且成功地一步步成长为光武帝刘秀这样出类拔萃的领袖人才,却不多见。

       刘秀虽是汉室正统,但至他这代已经没落成为平民。他从小“性勤于稼穑”,除了种地外其他履历乏善可陈。十九岁就读于太学,《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云:“王莽天凤中,[光武]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也是因为这段经历,使得儒生刘秀在称帝后获得了“史上学历最高的皇帝”称号。

 

 


 ▲  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

 

       当时,王莽新政失败天下大乱,刘秀经过深思熟虑方才决定反新起兵。经“昆阳之战”一战成名,其时已经是“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刘秀在众人拥护下登基,是为光武皇帝。此后刘秀又经历了十二年战乱,平定各方后统一中国。不仅武能安邦,还真正做到了文能治国,在位期间与民休息,鼓励生产,减轻赋税,缓解了社会矛盾,史称“光武中兴”。

 

儒学界“行走的教科书”

——蔡邕

 

跨界领域:儒学、文学、音乐、史学、书法

       蔡邕,东汉时期的跨界达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蔡文姬的父亲。很多人对蔡文姬的才华赞赏有加,除她本身的聪明才智外,父亲的言传身教也很重要。

       蔡邕是东汉大儒,他提出并参与校订的五经被后来的儒学者视为经文标准——《后汉书》卷六〇下《蔡邕传》云:“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简直是儒学界中“行走的教科书”。灵帝熹平四年,蔡邕一句“我觉得不行”便令马日磾等人校订五经文字,刻石太学。碑刚立好的盛况《蔡邕传》是这样描述的:“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堵塞街陌。”

 


 ▲熹平石经残片

 

       他不仅多才,还多艺。《蔡邕传》云:“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他的书法作品,被《书段》评为书法神品;他的文学作品,《困学纪闻》卷一三云:“…若继成汉史,岂有南、董之笔”;他能做“焦尾琴”,听音乐就知道演奏者心情;在史学方面,马日磾这样说:“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

 


 ▲蔡邕与“焦尾琴”

 

       玩跨界还是得向蔡邕学习,为什么?他从儒学到音乐,史学到书法,不仅跨度很广还都样样精通,是我辈一生都要学习的榜样。

 

 

儒家跨界学者中的旷世奇才

 ——张衡

 

跨界领域:儒学、天文学、地理学、科学、汉赋

       张衡具有的传奇特质和他足以秒杀现在号称“跨界高手”的不凡经历,使他获得了“历史上最像穿越者”的称号。《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云:“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儒学成就在当时独尊儒术的时代都是很少见的。 

       张衡做了太史令,利用职务之便研究天文、数学,顺便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学术著作《灵宪》《算罔论》,科研成果远超于同时代的欧洲。他还探索恒星、复造地动仪、发明指南车、计里鼓车、独飞木雕等高端发明,凭一己之力提高了我国当时的科技水平。任过太史令,尚书,丝毫没有因醉心科研耽搁仕途平步青云。 

       张衡改变了人们对于理科生——文学水平一定不高的刻板印象。凭借《二京赋》《归田赋》成功跻身于汉赋大家之列,与司马相如、班固、扬雄并列成为汉赋四大家。用郭沫若为张衡墓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作为评价张衡跨界学者中的“大佬”地位再合适不过了。

  


转型最成功的儒家“跨界”学者代表之一

——班超


跨界领域:儒学、文学、军事、外交

       班超出生于史学世家,一家人都是那个年代妥妥的高级知识分子。班超也不例外,《东观汉记》曰:“超持《公羊春秋》,多所窥览。”《班超本》也有记载:超虽习《公羊春秋》,但也颇通群经。起初,班超在官府担任文职,但他认为男子汉应该志在四方,封侯拜将。班家的孤单英雄出场了。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放弃文职工作遂随窦固北伐匈奴,这就是著名的“投笔从戎”。打了胜仗的班超被加以重用出使西域。第一站是鄯善,鄯善王将班超一行人奉为上宾,数日后便怠慢起来,原是匈奴使者到访于此。班超想一旦鄯善国倒向匈奴,自己整个使团不过36人只能束手就擒。绝境之中响起了一句千古名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带人潜入敌营砍下了匈奴的头颅,鄯善王见此形势表示将永远臣服于大汉。

 

 ▲班超出使路线图


       班超“开挂”的一生从此刻开始,此后几十年班超凭借自己果敢的外交手段在西域屡建奇功,西域50多个国家纷纷臣服于汉朝。班超因此受命担负起了镇守西域的重任,被封为定远侯。班超传奇一般的故事证明他是儒家学者中转型最成功的跨界学者代表之一。

       如此看来,在古代玩跨界是一门技术活呀!这一切的证明,都写在了小编将要向大家推荐的这本《东汉儒家学者丛考》里。书中对《后汉书·儒林列传》进行了查漏补缺和内容完善。东汉的故事看到这里,之后还会有西汉的故事哦。敬请期待12月出版的《西汉儒家学者丛考》。

 

图书简介


《东汉儒家学者丛考》
谢志平  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9年06月 

       本书是一部针对《后汉书·儒林列传》的不足而进行查漏补缺和内容完善的资料汇编类学术著作。《后汉书·儒林列传》存在着经师数量不足、传记内容不足的缺憾,本书作者从各种史料中勾稽东汉一代所有儒家经师的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东汉儒家经师进行全景式的扫描、考辨,内容涉及每一位经师的生平、宦迹、学术师承、家法流变、著作存留及辑佚情况,进而客观评价其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将东汉经学学者的个案研究与经学史整体研究相结合,在彻底弄清每一位儒家学者的学术底细的前提下,摸清东汉学术的家底,形成广谱意义上的后汉儒林传,为高质量的汉学经学史提供基础材料,这使得本书具有工具书意义,从而起到嘉惠学林的作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