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于中文之海
王毅
虽然是中国人,到大学来学中国语言文化,仍然极有意思。由语言到意味,由传统到今天,由民族文化珍宝到个人素质能力的养成提高,只要你用心,必定收获多多、快乐多多。比如,读人人皆知的《红楼梦》,尽管已有那么多精彩阐释,读进去后,你还会有自己的心得与快乐。
拿黛玉和宝钗来说吧。细心体味一下,《红楼梦》中,对人的贬责往往没有太多潜藏的微妙内容,赞扬却大有内容。宝钗的亲和力之所以超过黛玉,在于她在某种意义是为他人活着——顾及他人的看法、顾及他人的感受,而黛玉是为自己活着——并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也不太顾及他人的感受。在宝钗体现着曹雪芹的另一面思考和看重的价值:现实生活层面的务实和善良。
又如大家都不喜欢的贾政。其实,贾政并无大的毛病,有的地方甚至也想尽量善解人意,例如家庭聚会时对贾母的承欢。但是,他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无趣”,缺乏真正热爱生活、领略生活种种美妙而来的情趣,一张家长和官吏的人格面具戴的时间过长,已经摘不下来了,所以怎么努力也变不成有趣,一个无趣之人怎么做也无趣。因世事洞明而来的人之趣味,看来也是曹雪芹看人的一个考量标准。
所以,泳于中文之海,只要用心,常常会有一些小感慨、小启发和小得意。
吴晟
教师犹如一把雕刀,学生恰似一块石头。雕刀只有不停地试石方能锋利无比;石头只要不断地雕琢就能成为一枚宝玉,或者一件艺术品。
徐琼
学好写作的三要则——读·思·写
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经说过,“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可见写作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怎样学好写作?我认为遵循“读为基础,思为主导,写为目的”的路子,并使三者紧密结合,不断强化,无疑能够优化学习质量,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哲学如此,文学亦然。如果没有许多“先驱者”在文学上给我们提供“特定思想资料”,我们就无所凭借。所以,“读为基础”,就是通过阅读借鉴前人的知识、经验、成果,帮助我们学好写作。法国作家莫泊桑说:“天才不过是不断的思考。”任何知识,不经加工而可以现成地用于创造性的工作是罕见的,加工的方法虽然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在已有的知识和面临的课题之间建立联系,这种联系需要思考、回忆、想象、联想。而写作是最需要创新的,因此也最需要思考。如果书读得多 ,思之也很深,但是疏于写作,充其量是只开花不结果。“思”是对“读”的升华,“写”是对“思”的条理。提倡“写为目的”,就是要把“读”和“思”,落到实处。因此,学好写作,既要勤于读书,善于思考,也要在精于写作上下功夫。
郑庆君
欢迎你再来”是一句礼貌用语,放在旅游景点、宾馆酒店非常惬意,但若是从殡仪馆工作人员口中听到,你会不会有“想揍他一顿”的冲动?后者违背了语用学中的什么原则?“发药的是他父亲”与“开刀的是他父亲”两句话结构完全一样,为什么前一句意义单一,而后一句却有歧义?该歧义是属于哪种性质的歧义?汉语普通话22个声母(包括一个零声母),39个韵母,能拼出来的有效音节只有410个左右,加上声调也不过1300多个,却可以担负数以万计的汉字符号的语音重任,其中的奥秘是什么?都说汉语博大精深,到底博大在哪,精深何处?来南国中文学习语言学知识,关注身边的语言生活,相信你会找到答案。我是语言学教师,我为语言人代言。
刘琴勇
学习古代汉语,既要多读熟读,强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要领会文言用词造句的一些规律。两相结合,才可望收到预期的效果。古人语言中体现出来的精炼、简洁的特点以及文中博大精深的思想都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不断揣摩,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提高我们的语言修养。
冯薇
走在路上,我喜欢观察各种脑洞大开的商铺名称、广告宣传标语或路面标识:瘦森堂、筷点吃、发学院、茶颜观色、咳不容缓、地铁铺,财靠谱、畅饮加多宝,粤活粤金彩……也惊叹于汉语言的接纳与包容:奥莱斯(OUTLET),佐登妮丝(美容店)、特思乐(澳洲芝士鲜菜馆 tasty life)、古丝(girls 服装店)……偶尔,还能发现一两个小错误:前方掉头路段,请缓行;打气补汰、科谱讲座……
朋友笑我,说这是职业习惯,甚至职业毛病,我依然乐此不疲。试想,汉语言的魅力怎可能仅仅存在于书本和理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语言案例才是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最能体现汉语言的博大、精妙、幽默、智慧与包容。
所以——欢迎进入熟悉又陌生的汉语大世界!
龙灿宇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重在一个“悟”字,“悟”有“忄”字旁,启示我们:首先要投入自己的“心”,去体会古文之含蓄优雅,领略古人之胸襟智慧,感受文化之博大精深;其次,“吾”下有“口”,可见光有“意会”不够,还需理清思路,用口头、书面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当我们将以上所得与自己的生活、当下的时代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为己所用,才能变成“吾”——自己真正拥有的知识。
周文
深深地眷恋着中文学院这片热土,喜欢学院每一位独成风骨的同事,喜欢学院不同专业的头脑风暴碰撞,亦庄亦谐;喜欢学院白发的老先生弹指经纶;喜欢这里并包兼容、驳杂而丰富的诗书气质;喜欢这里求实求真的光景;喜欢这里比较、交融的百家争鸣气息;喜欢在这里平等地对话;喜欢在这里恣意地向上生长。
那么,你呢?
谭红云
“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在中文学院的求学之途亦当如此。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方向的专任教师,用多年的学术之实与7年的教学真知送给我们每一位中文学子:多读书,掌握基础知识;多实践,具备专业技能。在大学课程之余,学习PS作图技术、premiere视频编辑技术以及文案制作和广告策划等实务技能,开口能文,动手能“武”,出手有样,有学有规划地在毕业之际出落成一个具备高竞争力的当代青年学子。
谢志平
现代视角,悦读经典
一说到古代国学经典,大家不由自主地将其与说教联系起来,以阅读它们为头疼之事。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换一种视角来解读,就会收到不同寻常的效果,进而乐于阅读经典。比如《论语》虽然是一部儒家经典,其内容以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为主,教化意识很强,但其中也不乏有一些颇为有趣话语与情节。如《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至牖执其手,曰:‘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孔子的弟子伯牛(名冉耕)染上了恶疾,具体什么病,古代文献没有记载,大概是很难医治的传染病。孔子去看望他,从窗户里握住他的手,感慨命运的不公。此处寥寥数语孔子的人性与善性跃然纸上。对于以德报怨,孔子明确加以反对。《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可见孔子也不是唯唯诺诺的老学究。
孔子活到73岁,这在古代属于高寿。《论语·乡党》记载了他的一些生活习惯,对于我们现在的养生理念或许有不少启发。如《乡党》第八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可见孔子对日常饮食是多么讲究!食物要追求精致,腐败的食物不吃,颜色不对不吃,烹饪手艺不好不吃,不合时宜的食物不吃(也就是不吃反季节的食物),蘸酱不好也不吃。这在现代人看来近乎挑食。但孔子喜吃生姜,也好喝酒但不过量,吃东西不过饱,这些都是很好的生活习惯。这样的篇章不但使我们得到生活上的启发,也一下子拉近了和圣人的距离。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其有穿越古今的魅力,只要我们用心去阅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肖兰芳
在教外国人学汉语的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常提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老师,肉夹馍”为什么不是“馍夹肉”,多大的“肉”才能“夹”住馍?老师,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老师,可以问“你多高”,为什么不可以问“你多矮”?
不同于面向国人的语文教学,国际汉语教师需要透彻地解释这些现象,因此也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钻研精神。
吕金漪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话放于今日,有人觉得这离自己很遥远,有人觉得提这些未免有些空洞。而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人,在接触了世界各地的学生之后,我对这句话是有极深的感触的。在“汉语”输出的同时,它不仅仅是文字,不仅仅是沟通工具,我们更多的是在输出“中国文化”,打破或者说改变外界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为世人展现出中国的魅力,华夏子孙的素养。中文赋予了对外汉语人一种使命感。
不过在讲究实用主义的今天,貌似这些不足以唤起人们对中文的热爱,可能中文也无法在短期内带来很直观的经济利益。但在漫长的人生路中,它会潜移默化地开阔人的视野格局,提升修养。即使以后不从事对外汉语工作,这些也都是受益终生的。
梁莉莉
学好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作为汉语国际教育大家庭的一员,我深感骄傲,从b,p,m,f教起到学生在中国读硕士毕业,从学生抗拒汉语到主动报名参加汉语桥比赛并获奖,从亚洲教到美洲再到全球各地的学生,成就感满满。走上汉教之路就要有习近平总书记提及过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
教汉语不易,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不少,汉语基础,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能力,中华才艺…都要有,教学方法还要灵活多变,但学习过程是痛并快乐着的。
胡博
从教十余年,之前一直待在艺术与传媒相关专业,而我本科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那四年是与中文最初的缘分。
那时候印象最深的,应当是每天早晨例行背诵古文诗词。当时很羡慕那些早早完成背诵目标的同学,感觉他们很轻松就能完成。
后来才知道,哪有那么多过目不忘,其实大都是勤能补拙啦。
敏学不怠,就是学习之道的核心奥义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