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伤逝》中感受爱的自由与悲哀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剪影

发布者:中文学院-李明杰发布时间:2023-11-13浏览次数:14

      本网讯  1031日,薛梅老师在F505带领同学们一起赏析了鲁迅先生唯一——篇爱情题材小说——《伤逝》。

 课堂伊始,薛老师和同学们都精神抖擞,满怀期待地迎接这节“干货满满”的课。薛梅老师通过几个小问题带领着同学们一起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什么?”“精神胜利法源于哪本小说”,同学们在认真思考后积极回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回顾了上节课所学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后,薛梅老师带领同学们进入本课的主题——赏析鲁迅《伤逝》。

  薛梅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伤逝》的文段,带领着同学们进行分段阅读。薛梅老师讲道,《伤逝》是鲁迅写的唯一一篇有关爱情题材的小说。以爱情为题材来表现反封建的主题,它与同时代同类题材的小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作品没有将重心放在诉说封建社会制度下男女相恋没有自由的痛苦上,而是放在了写涓生与子君相恋以后的遭际以及他们的悲剧结局。角度新颖,引人深思。

(薛梅老师带领同学们阅读 蔡烨文/摄)

       在阅读完文选后,同学们的心情都有些沉重,不免为子君的死以及他们的爱情悲剧结局感到惋惜。紧接着,薛梅老师又提出两个问题“子君为什么要走?”“谁该对子君的死负责?”引起同学们的积极讨论。薛梅老师为同学们讲解道,子君出生在封建家庭,懂得知识不多但是她渴望学习,渴望自由,而涓生向她灌输的正是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等新潮思想,子君的心也逐渐沦陷。但婚后的子君却事与愿违,每日重复着“家庭主妇”的活,从一座围城跳到另一座围城,当爱情成为绳索套上子君的头颅时,涓生就像抛弃阿随一样,对子君一弃不顾。新的思想让这朵含苞待放的花朵绽放,却又因社会家庭及自身思想的不彻底迅速凋谢,这是何等的悲观!

(薛梅老师与同学们热烈讨论 蔡烨文/摄)

   课堂接近尾声,薛梅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重温了《伤逝》中最为经典的两句话——“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在薛梅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对于鲁迅的多样题材小说有了更为切实的体会,同学们在薛梅老师的引导下,从《伤逝》中感受到旧年代背景下爱情与自由的矛盾,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课堂在同学们此起彼伏的探讨声中结束了。


 (文/蔡烨文)

 (编辑:霍颂文、张溢轩、杨林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