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中华美育精神与文学教育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科研处-张懿发布时间:2018-12-10浏览次数:6

 12月6日,中华美育精神与文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国际会议厅召开,来自全省各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南国商学院,分享学术观点、碰撞思想火花。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研究员高建平教授,原暨南大学党委书记、现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纳教授,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原广东美学学会副会长王坤教授、我校副校长熊匡汉出席活动。我校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柯汉琳教授主持开幕式。


 研讨会现场(彭佩仪  摄)


    熊匡汉在致辞中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南国商学院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美育仍是薄弱环节,在资源配置、师资队伍以及制度化建设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希望借这次研讨会的东风,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全面加强美育工作,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优秀人才。  



副校长熊匡汉致辞(江竣唯 摄)


    高建平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美学的进程。跟随改革开放40周年的进程,中国的美学经历了从对形象思维的讨论,到对马克思经济学、  哲学的讨论,到对人性、人道主义的讨论,到新方法的讨论,从而建立起新时期的美学。但是,由于社会大潮流和经济转型,“美学热”被冷却了。这些年,实用“领先”的教育显示出弊端,人们潜意识地认为,要读实用型的书,学实用型的知识,这样社会就缺少了人文精神,社会就不能健康发展,个人也不能实现如马克思所说的全面发展。美育对实现中国梦的具有巨大意义,国家重视美学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研究的大环境,但美学真正的发展还需要依靠美学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



 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研究员高建平教授致辞(彭佩仪 摄)


    蒋述卓在致辞中提出,在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成为艺术家的泛审美时代,陷入了怎样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困惑。他认为,美学美育走入大学课堂,文学教育要承担重大的责任,比如怎样通过经典的文学阅读让美的教育贯彻在人才培养中;比如面对应试教育的问题,可以从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教学改革。蒋述卓表示,不能让审美教育变成一种“折磨”小孩的手段,要让兴趣成为美育的开始。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承接后,要采取什么样的氛围、方式、措施,让孩子们保持对审美教育的兴趣,依然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原暨南大学党委书记、现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教授致辞(江竣唯 摄)


    暨南大学原副校长饶芃子教授因个人原因无法出席本次活动,深感遗憾,特发来祝词,请柯汉琳老师代述。祝词内容如下:
高建平会长,蒋述卓会长,柯汉琳会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在美丽的南国商学院,由广东省文艺理论研究会,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中文学院美学美育研究所,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科研处联合举办的“中华美育精神与文学教育”学术座谈会隆重召开,来自省内外的美学、文学同仁欢聚一堂,共同交流、研究和探讨“中华美育精神与文学教育”的相关议题,我因身体原因,不能出席,特委托柯汉琳教授,代表我对本次研讨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各位同行们问好,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华美育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学教育、当代学校美育工作等议题进行了探讨。王坤教授主持研讨会。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柯汉琳教授(谢丰 摄)


    柯汉琳以“论‘诗教’精神”为题发言。“诗教”说是中华民族美育理念的典型范畴,“诗教”精神首先是一种以培育温柔敦厚的理想人格为目标的道德精神。这也表明,“诗教”精神作为一种美育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人格理想是一致的。但柯汉琳认为,“诗教”更本质性的精神,可以通过《诗经》的教实现天人和谐统一,实现人道与天道的融通而达到最高的人生境界。他总结道,我们应充分肯定以“诗教”精神为代表的中华美育精神的道德性和超越性追求的价值取向和特点,当我们说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候,必须注意西方美育精神的营养以补充自己的不足,更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给予注入现代美育精神的血液。

 


专家学者发表见解(谢丰 李思淇 摄)


    我校中文学院王毅教授对此提出看法。“培养温柔敦厚的人格,规范礼义廉耻,往深层次去思考会不会像柯教授所说的打通‘天地之心’或达到李泽厚先生所言的‘天地境界’?这是值得思考的。”王毅认为,要做到这些光凭儒家思想是不够的,因为儒家思想更偏向于一种政治哲学、伦理哲学的思考,而非本体的思考,因此还需要例如道家等思想去实现。   
    华南师范大学刘纳教授认为,审美所要求的的“感性”,是潜移默化、静水深流的。学校教育在这个时代难以避免急功近利,审美教育仅在课堂上无法实现。通过观察,现代的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审美也是有追求、有渴望的,因此需要通过多方式、多途径去开展审美教育。广州大学肖建华教授认为,李泽厚的美育思想经历了理性化为感性、社会化为个体、历史化为心理的基奠过程。广东财经大学王燕子教授认为对孩子可能最缺少的就是“想象力的保护”,大学生缺少的是对感性的“唤醒”,因此要为他们要提供理性教育的多元化的平台,将“感动”部分的培养坚持做下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陈涵平教授认为,学生“高压化”和“功利化”的情形下,对美学的探讨最终要落实到“美育”上是应用型高校培养美学精神的重要问题。
    唐晓敏教授认为,文学的基本属性是审美,文学教育即是审美的教育。文学教育应该回归中国传统,首先是要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包括文学作品语言的声音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有声音的,语言的声调传达着意境。因此,文学作品的学习,特别是古代文学的学习,古诗词的学习,一定要多读。这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一直强调的,朱熹就主张“少看多读”、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之说、姚鼐认为学习诗文若不能大声读出来,就不能深刻感受和理解文学作品,不读即“终身做外行”等。因此,唐晓敏表示,这些传统教育中的主张可以用来指导文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研讨会合影(曹婼喧 摄)


    参会的专家学者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发言“交锋”中探讨出许多有深度的问题,是一场学术的盛宴。


Baidu
sogou